珠海百年古村蝶变国际村,“出圈”的秘密在这里

时间:2024-06-18 19:53:56 来源:时讯视界

  如果说,出圈在珠海有哪个地方非去不可,珠海有着780年历史的百年AG超玩会入口北山村或是呼声最高的答案。

  古朴旧祠堂、古村国际现代艺术馆、蝶变市井城中村、秘密网红餐饮店……全都一并混装在北山。出圈这里既保留有100多栋历史建筑,珠海又有200余家网红商户,百年每天的古村国际客流量可达1万多人,其中有15%是蝶变来自港澳及世界各地的青年。

 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北山,秘密那就是出圈融合

  在这里,珠海传统与现代得以交互,百年市井和艺术握手言和。这里是珠海最接地气,也是最国际化的地方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的进程中,北山正通过自己独特的美学磁场,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。

珠海北山村。钱文攀 摄

珠海北山村。钱文攀 摄

   百年历史古村,更懂年轻人

  在高楼林立的珠海主城区,有着780年历史的北山村藏身其中,大隐隐于市。AG超玩会入口

  北山村,隶属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,因坐落在阿公山以北,故名北山。相传南宋嘉熙元年(1237年),这里便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居民——杨家将的后人。近800年过去了,杨家在北山开枝散叶,从伫立在村口西侧的杨氏大宗祠,依稀可窥见昔日的繁华盛况。

  近年来,北山村在历史建筑修旧如旧的基础上,引入美食、艺术、文化等多元业态。

  如今的北山,兼容百年古村、城市社区、创意街区多重身份,新与旧在这里重新定义时间的刻度。

  今年2月,《读懂中国——中欧青年“中国式现代化”调研行》系列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,节目首站便来到了北山村。在此之前,北山已在社交媒体上“火出圈”,一度被称作珠海的网红村。

珠海北山村。南屏镇供图

珠海北山村。南屏镇供图

  网红村,首先要好玩。

  在北方,城中村大多在城市边缘,但在珠三角,城中村会出现在市中心。越来越多改造后的城中村形成了丰富的业态,吸引年轻一代前来打卡,他们正是当前旅游消费的主力群体。

  据统计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北山村持续火热,吸引客流共计超10万人次。

  灿记海南鸡饭、PHOMI越南河粉、法厨小馆等世界风味餐厅顾客应接不暇,北山主题民宿也成新“顶流”,其中北山居、北山精舍、北山栖等民宿的预订量比平日翻倍增长。

 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——“五一”期间,北山车流量最高达7500辆/天,其中有超过三成是港澳车牌。

  来自香港的欧先生带着全家人来到北山,经过一上午的游玩后表示体验感很好,“我们从香港开车过来只需要一个多小时,这里的老房子和美食都很有特色,值得多待一会。”

  除了港澳人士之外,北山的游客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:许多来自大湾区周边城市的本省游客和外籍人士通过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或朋友推荐了解北山,慕名而来打卡参观。走在北山街头,不仅能看到头戴簪花的汉服女孩,也能看到身着礼服旅拍的新婚夫妇。

  如今,北山集聚了200余家网红商户,每天的客流量可达1万多人,其中有15%是来自港澳及世界各地的青年。百年古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,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。

   世界文化的交融地

  几乎每一个城市,都拥有一个网红村或者网红街区。

  这里堆砌着同样的视觉元素和符号,比如,五光十色的招牌、ins风咖啡馆、“我在XX很想你”的路牌,在网上吸引一波流量的同时,同质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
  当“网红之风”刮过,我们发现,那些留下来的网红打卡点,一定是找准了自身的特色定位。

  比如上海的武康路、重庆的洪崖洞,浓缩了当地的历史建筑特色,从而变得独一无二,维持着城市的活力。

  北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——是传统的,也是现代的;是民族的,也是世界的。

  上世纪的北山,虽然保留有百余栋历史建筑,但由于环境不宜居、出租房叫不起价,这里和其他城中村没有区别。

  北山的命运从21世纪初开始转变。

  2007年,著名版画家薛翊汉来到北山。当他看见许多历史建筑湮没于连片的城中村,顿时心生悲悯,决心拯救这批老建筑,并在临终前将古建筑保护遗愿托付给儿子薛文。

  薛文发现,对于老建筑,只注重以复原修缮为代表的保护工作是不够的,只有让这些老建筑得到真正的应用,才能让它们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。

  薛文决定以音乐为媒,将艺术文化引入北山。2010年,残旧的北山戏院完成修复,同年9月,首届北山爵士音乐节在此举办。来自法国、加拿大、瑞士、挪威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乐队齐聚北山,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城中村举办的爵士音乐节。

  一曲来自世界的爵士乐,唤醒了古村沉睡的生命力,也唤醒了这里的美学磁场。

  在北山龙溪杨公祠,主打跨界和融合的金爵士艺术中心扎根于此,每周都会有不一样的音乐节目在此上演。

  “金爵士力求将爵士乐与中国传统的民俗音乐相结合。”金爵士艺术中心主理人聂鑫表示,这种跨界演绎实际上也是一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,它在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间搭建起一座桥梁。

  更多的国际元素涌入北山,美食是其中最为亮眼的一环。

  法国人朗努·沙兰和他的妻子钟波子,在这里开起了“浪漫爸爸”面包店和法厨小馆,小店面积不大,却以其纯正的欧包风味,吸引了大批在珠海工作生活的外国人。

  像这样中西融合的缤纷业态,在北山还有很多,比如将凉茶铺和鸡尾酒相结合的“医帝庙凉茶”、将相声和茶馆文化融入西式酒馆的“三时茶馆”、融入爵士音乐主题的北山民宿“北山居”……

  “在现代化的过程中,如何把传统的农业文明和现代化结合起来,同时引入新的要素,让它焕发新的活力,北山村就做得很好。”在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看来,北山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交融地。

   “你好,我是主理人”

  北山这种包容的氛围为城市带来了活力,也获得了一些从事创意工作的年轻人的偏爱,他们称自己为“主理人”。

  主理人,这个称呼比老板洋气,比CEO生活化,比负责人更轻松。这个词本缘于亚文化群体,最初用于潮牌服饰、说唱街舞等领域,逐渐拓展到零售、餐饮、娱乐等泛商业领域。

  “以前北山每年也会有很多新的小店,但是他们来了又走,甚至都没留下什么痕迹,这让北山的商业活力难以维系。”薛文说。

  因此,薛文和他的团队开始“边长租收编,边运营孵化”的工作。在餐饮行业找寻创意主理人,将其引进北山,对美食进行包装宣传,推出一些爆款单品菜,现已孵化打造网红店铺30余家。

  以北山最为火爆的餐厅“灿记海南鸡饭”为例。主理人亚灿本在澳门从事IT行业工作,内心却一直受到美食的号召。最终,他选择学厨创业,在北山打造了一家主打海南鸡饭的餐厅,吸引了很多美食爱好者慕名前来。

  许多从北山村走出的年轻人,也选择回到这里,种下梦的种子。

  杨伟达是土生土长的北山人,小学就读于北山小学,中学就读于南屏中学。2016年,杨伟达回到北山,在杨氏大宗祠内开办了一家独立书店“停云书房”,该书店曾获得“珠海最美书店”称号。

  以西式简餐为主题的BONHEUR简餐店,背后是一支年轻的创业团队,北山人杨凯咏是其中一员。

  2023年,杨凯咏了解到家里祖屋有着近百年历史,但年久失修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她决定将祖屋翻新改造,耗时半年时间改造为简餐店。目前餐厅的经营状况良好,客流量也随着北山的火爆而逐步增多。

  “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家乡,用自身所长,助力北山的未来发展。”杨凯咏说。

  正是这些有情怀、有想法的创业者,他们的创意与实践,促使了多元风格的汇聚、多种业态的诞生,让北山始终充满动感与活力。

  如今的北山,坐拥“国家级生态村”“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”“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”等多个头衔,同时也在打造浓浓中国风、岭南韵、珠海味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样板。

 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北山的村貌仍然处于“一半游客、一半生活”的割裂状态,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  据了解,南屏镇正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实施北山商业街区促进计划;在北山历史文保规划的引领下,以村集体物业更新改造为起步,对建筑立面及周边空间进行升级改造;进一步完善停车场、公厕、游客服务中心、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,提升整体服务水平。

  今年3月,北山社区召开全体股民大会,以超99%的同意率通过了《北山历史文化名村更新改造项目村集体资产拆迁补偿安置方案》《北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更新项目规划方案》等城市更新项目相关事项,意味着北山城市更新向前迈出重要一步。

  未来的北山,也同样值得期待。

  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 蒋欣陈

  【摄影】南方+记者 钱文攀

  【策划】吴志远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