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陶塑到铜铸,“放大版”《崇德尚义》面世!
掌上梅州讯 记者从梅州市非遗客家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刘沅声处了解到,放大版此前由其制作的从陶崇德陶塑作品《崇德尚义》,经过铜铸工艺的塑到尚义j9重新创作,日前已经完工,铜铸以“放大版”的面世形式面世。
据悉,放大版陶塑作品《崇德尚义》长60厘米,从陶崇德宽23厘米,塑到尚义高37厘米,铜铸j9以群雕的面世艺术形式呈现:一个门生和一名武官打开布帛,一位儒雅的放大版长者在上面挥毫写下“崇义”二字,落款“王守仁”,从陶崇德县丞、塑到尚义典史两名下属官员皆作揖庆贺。铜铸梅州市级非遗项目客家泥塑代表性传承人、面世《崇德尚义》作者刘沅声告诉记者,该件作品又名《设立崇义县》。当年王阳明(王守仁)平定南赣地区为害几十年的系列匪患以后,为地方长治久安计,即写下《立崇义县治疏》,奏请朝廷就地设县建制,获准以后,他亲定县官人选并安排建城事宜,还以“崇德尚义”的理念为县城命名、题字,作品还原的就是这个历史场景。
而放大版的铜铸作品《崇德尚义》,高3米,重六七吨。人物造型、内容表达大体一致。“但新作品材质更厚重、比例更协调、表情更丰富、整体布局更合理。”刘沅声接连用四个“更”字道出其中的区别。他告诉记者,目前,该作品已在江西省崇义县阳明心城“安家”,矗立在阳明殿前的三立广场上,供市民游客观瞻。从刘沅声提供的照片看,该作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主次分明,主题突出,富有浓厚的人文韵味。“这是我创作以来体形最高、体量最大的一组铜铸作品。”刘沅声告诉记者,此前他在广州市郊的雕塑厂,将烧制成功的小型陶塑“放大”,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工艺,耗时3个多月才完工。
刘沅声长期致力于用陶塑再现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客家风情风物。近年来,他陶塑创作的视角,已不限于梅州地区,而以“大客家”的视野,表现更多地方的客家风情和人文故事。崇义是江西省的纯客住县,当地闻名遐迩的上堡梯田群,就是由宋末随文天祥抗元失利的梅州志士,为避元兵追杀而逃亡至此开垦出来的(后又经明、清两代返迁祖地的梅州客家人进一步开垦)。刘沅声多次受邀到崇义采风、办展,并为当地创作了一系列作品,有力地宣传了客家泥塑制作技艺,扩大了梅州非遗文化影响,为梅赣两地客家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努力。
梅州日报记者:林德培
编辑:黄振韬
- ·提高医疗水平 造福广大病患
- ·积极发挥“探头”作用 对多种市场价格违法行为“亮剑”
- ·快评丨水上“村落超”火出圈,龙舟经济何以乘风破浪
- ·粤喀共启横蛮之旅!这场短寿锁的主题横蛮展不容错过
- ·尽责奉献 闪耀青春之光
- ·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.9万人
- ·中国公民自尼泊尔进入印度国境被捕?中使馆提醒
- ·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!应急管理部加强硝酸铵爆炸风险管控
- ·让新丰味出山进城!守好新丰县平川“菜篮子”,专家学者这样说
- ·新疆昌吉市发生山洪和泥石流致车辆被困 4人失联
- ·即日起,中国公民可申请澳大利亚五年多次商务、旅游、探亲签证
- ·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举行小组建议召集人会议
- ·中国外贸发展韧性依然强劲
- 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6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
- ·“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善与培肥技术”落选农业村落子部主推技术
- ·名山区、蒲江县、丹棱县三地法院签署《司法协作框架协议》